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,是实现学校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,也是乘势而上、顺势而为开启牡丹江医科大学建设新征程的跨越之年。这一年,全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,提升政治能力,强化内涵建设,深化教学改革,突出办学特色,优化学科建设,加强人才培养,凝聚团结奋斗正能量,尽显干事创业精气神。回首感恩奋进的2024年,这“十件大事”值得铭记。
1.成功更名牡丹江医科大学。2024年5月31日,教育部办公厅印发《教育部开元(中国)官方网站登录界面同意开元(中国)官方网站登录界面更名为牡丹江医科大学的函》(教发函〔2024〕102号),同意学校更名为牡丹江医科大学。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《开元(中国)官方网站登录界面调整开元(中国)官方网站登录界面及其附属医院机构编制事宜的批复》(黑编〔2024〕76号),批准学校机构编制更名。省委组织部下发《开元(中国)官方网站登录界面同意开元(中国)官方网站登录界面党委和纪委更名的通知》(黑组建字〔2024〕12号),学校党委同步更名为中共牡丹江医科大学委员会,实现历史性跨越。学校为2024届毕业生颁发了牡丹江医科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。9月4日至5日,举行新生开学典礼、更名大学揭牌仪式暨首届发展论坛活动,学校发展翻开了崭新篇章。
2.接受教育部教育教学审核评估。2024年8月29日至9月27日,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组对学校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,专家组给予“具有鲜明红色基因、独具文化底蕴和发展特色”的高度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。按照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,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,制定整改方案,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布置会,制订《牡丹江医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(2025版)修订指导意见》,按照“以评促建、以评促改、以评促管、以评促强”的方针,压实责任,全面推进审核评估整改工作。
3.政治生态建设持续向上向好。学校省属本科高校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综合评价连续四年为“好”的等次,持续保持在全省高校政治生态建设第一方阵。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,学校党纪学习教育经验在全省工作简报中刊发。
4.扎实开展巡视反馈问题整改。省委第十一巡视组反馈巡视意见后,学校党委切实扛起政治责任,坚持把巡视整改作为履行管党治党责任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,与推进学校建设相结合,与深化内涵式发展相结合,在融会贯通、一体推进上持续发力。集中整改期内,巡视反馈的94个具体问题,完成整改75个,占比80%。制定整改措施263个,完成整改措施242个,占比92%。
5.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创新发展。坚持党管人才工作,贯彻落实《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》,新增享受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、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各1人,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,分类认定第四批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22人。新增省级教学名师1人,获得黑龙江省师德师风先进集体1个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名。开展了首批优秀毕业生留校工作。推动人事制度改革,发挥绩效激励杠杆作用,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,师生员工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断增强。
6.学科建设引领作用效果显著。学校获批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,新增医学技术为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。开展学科带头人遴选工作,遴选学术带头人8人、学科带头人56人、后备学科带头人69人。录取研究生506人,在校研究生达到1384人,招生数量、在校生人数均创历史新高。8个研究生工作站获批成为黑龙江省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。
7.本科生源质量不断提高。圆满完成3001人的本科招生录取工作,报到2937人,报到率为97.87%,为历史最高。多省平行志愿投档超出省控线较多,其中吉林省、陕西省、甘肃省、新疆四省最低分超出省控线100分以上。
8.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。主持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,合作获得一等奖1项。合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1项,获批经费创此类项目历史新高。新增“黑龙江省边境地域慢病病因及防治重点实验室”,省重点实验室增至6个。获批“黑龙江省痴呆与认知障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”,系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首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。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,二等奖4项(本科3项,研究生1项)。
9.教学科研条件不断改善。获批教育强国项目的公共卫生综合实训中心主体施工全部完成,并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验收通过。新校区建设项目一期4栋学生公寓项目获得省发改委立项批复。
10.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。在国家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中,附属红旗医院保持B++,跃居全省第三名,全国公立医院排名比例持续向前,保持牡丹江市龙头地位;附属第二医院由C提升为C+。附属红旗医院重症医学科获批2024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,神经内科顺利通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省级评估验收,成功建设7个省级重点专科。附属第二医院开展18项新技术,2项填补地区空白,获批黑龙江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,创新远程诊疗服务模式,实现危重症患者远程门诊、会诊常态化运行。